人生的安迪比尔定律

发表时间: 2024-02-11 07:03:09 作者: 产品中心

  若你接近40岁,会发现了自己的精力和年轻时相比下降不少,若是一名刚生完孩子的母亲,更能体会到学习力也不如以前。

  想继续靠原来朝九晚五上班的状态赚钱,着实是件非常不容易的事,若你选择去创业,即便有人脉资源 ,早期巨大的投入也会让自己劳累不堪。

  一方面各种代名词已经告诉我们答案, 如同“丧文化、快乐肥宅、空气式恋爱”、“房贷、上有老、下有小、空巢综合症”。

  另一方面 ,行业一直在变化让原本的业务能力不再适应新的环境,或者说,毕业所学的专业根本没办法适应社会需要。

  你看,每个词缝隙中都透露出一代人的焦虑,处理问题的唯一办法是聚焦目标,投入行动中去,但是,即便再努力也逃不掉“时间的冲刷”,很快就赶不上时代,怎么破局?

  前两年经济良好时,每个人几乎1-2年就会更换一部手机,这倒不是完全为赶时髦,炫酷,而是因为一两年后手机会变卡,响应速度赶不上需求。

  但是你有未曾发现,自己家的固定电话、冰箱、汽车就没这个问题,为什么偏偏iPad、手机、相机电脑有这样的一个问题?

  这在IT产业中,被称为安迪-比尔定律(Andy and Bill’s Law);和我们的人生发展破局有啥关系呢?我认为有必要此概念或能改变你许多方面看法。

  强调一下,安迪·比尔并不是一个人名,而是指英特尔的前任CEO“安迪·格鲁夫”和微软联合创始人“比尔·盖茨”。

  用俏皮话来说就是“安迪给我多少,比尔就拿走多少”,但我更觉得用安迪种地、比尔吃瓜更能亲民一些。

  之所以形成“种瓜吃瓜相互局面”,在于概念中两位选手,一位生产世界上最牛的CPU,另一位生产出世界都在用的windows。

  安迪老板的梦想是用速度改变世界,但这个梦想硬生生纵系统截胡;因为硬件处理速度提升后,给软件行业更大发展空间,而软件的发展又会消耗更多硬件资源。

  可是,操纵系统是硬件与软件之间的桥梁,所有软件都在上面运行,所需要的硬件资源都有操作系统提供,所以windows系统同等「软件的软件」。

  硬件好比飞机,软件相对于机场;研发飞机的技术一直在更新换代,飞机速度也慢慢变得快;但想缩短乘客的旅途时间,除了飞行速度快还受制于机场。

  就像,你坐北京飞往三亚需要三个半小时,航空公司采购新型机型只需三个小时就能完成旅途。

  这并不意味着你能比平时提前半小时抵达目的地,因为你坐飞机必然要去机场,也就是,“路上也在占用你的时间”。

  飞机速度变快,机场就可能安排或接收更多航班来应对客流量,这便无形中增加机场调度难度;同等于在电脑、手机操作系统上软件调用硬件资源,调度难度的增加,会迫使机场来管理策略改进。

  即便飞机速度变快,可机场调度不过来飞机依然停留在地面等待,甚至盘旋无法降落,最终耽误乘客时间,显然飞机加速的优势并没有发挥出来。

  那航空公司怎么做呢?通常会再买更快的飞机弥补因机场调度而损失的时间,使得更快的飞机又增加机场流量,陷入死循环。

  换言之,不论计算能力提升有多强,英特尔生产出多么厉害的CPU,微软都会用越来越臃肿的系统和软件通通吃掉增长的硬件功能。

  不管硬件性能提升多少,吃性能的新软件总能化神奇为腐朽,导致在使用的过程中新的计算机未必比旧的更快,这就是安迪·比尔定律的本质。

  有人会说,两家为何需要这样做?当中源于一个主要的因素是“生态链”(Ecological Chain)影响。

  通用芯片本身并不是一个孤立产品,你拿到一个英特尔处理器既无法用,所以必须放到某个系统中去。

  在上世纪60年之前,所有计算机都是封闭系统,然后在此基础上开发产品,最具代表的是IBM。

  由于信息技术迭代过快,集成电路可容纳的晶体数目每隔18个月便会增加一倍,随着性能也会提升,后也把该现象称为摩尔定律(Moores Law),使得微型处理器很可能很快追上IBM那些昂贵的处理器。

  芯片会找到更多计算器厂商合作,操作系统与芯片相互配合,处理器才能发挥最大价值,也就是,你即便有一个新的处理器如果做不成主机,性能发布会不出来,也很鸡肋。

  正因为这件事英特尔和微软、苹果、或者Linux系统磨合很多年,同等的还有Google和安卓设计的ARM,制造处理器的高通,三星令目前很多安卓系统掐架等。

  另一方面因素是,整个IT生态内以微软为首的软件开发商吃掉大部分硬件带来的好处,迫使用户更换新机,让惠普、戴尔这些制造硬件的公司收益。

  这些公司再向英特尔这样的半导体公司订购新的芯片,同时再向外设厂商购买新的外设。

  这中间,各家的利润先后得到相应提升股票也随着增长,部分股民也会得益,然后各个硬件厂商就会把赚到钱后重新投入进行研发,再按照摩尔定律的预期速度增长,不断地提升硬件性能,为下一次软件的更新,吃掉硬件性能做准备。

  华尔街的投资者都知道,如果微软的开发速度比预期慢,那一定不可以卖英特尔的股票,因为它们是一体的。

  简单说,安迪-比尔定律把本来属于耐用消费品的硬件设备变成了消耗型商品,一直在刺激整个 IT 产业的增长。

  产业链上某一关键结构的变化会发生其他连带效应,对内看,许多新软件有着更高的配置要求,从而带动硬件的消费市场。

  如果你不变化,用户可能不乐意就会选择其他同质化资源,接二连三你的用户量就会下降,跟随的销售额也会下降;这就像短视频APP,用户上下滑感觉不够丝滑时会默认为手机不行。

  对外看,如果操作系统不更新,芯片公司却一直在升级速度,产业链条上其他公司采购后,对方研发新产品得到市场青睐; 对方股票就会大涨,反之另外一家则会出现股价下跌、市场占有率降低,最后不得不边喊疼 边奔跑。

  从这里我们大家可以看出,摩尔定律走到最后结果自然是硬件不更新,软件复杂性到一定终极限制,那IT产业会崩溃吗?

  市场中有很多类似情况,好比传统电商目前被“兴趣电商”迭代,社交可能迈向元宇宙,互联网走向web.3;同样,安迪·比尔定律背后也反映出另外一种现象,即“价值势能”会让生命周期转化成收益时间更长。

  价值(value)和势能(potential energy)是什么?两者结合你能够理解成,能否为对方提供,长期所需要的价值并处于向上持续增长。

  软件功能的增加消耗掉部分系统性能,然后再去采购芯片再升级系统,让用户购买,不断循环造成良性竞争,大家最终把生产价值转化成金钱价值,用户也愿意为体验而买单。

  道路施工,码头修建工程人员借助打桩机来夯实地面,提高工程整体效率,企业愿意为工具买单,但如果有更先进生产力,企业就会把打桩机换掉。

  答案只有两个字“高效”,为什么这样说?对比下微信和Facebook功能就知道原因。

  中国企业在做透一个专业后,开始做“以人为本”的商业模式横向扩展,逐步为用户在生活和其他某方面的需求,提供综合性解决方案。

  而海外公司多以“技术为本”的方式,朝着垂直行业更深刻的技术领域中进行研究。

  我不评论这两种方式孰优孰劣,但三角度看(消费者、投资人、创业者)看,以人为本的横向发展能够迅速见到效果,这就是不同商业“生态链”(Ecological Chain)走势的巨大差异。

  不信你看,2016年,微信活跃用户8.89亿人,收入1519亿元,2021年微信月活增长至12.99亿,2021年微信生态衍生的就业机会达到4618万个,这些数字足以证明商业模式横向扩展的威力。

  当单点突破后通过延展商业模式,让公司能够,逐步综合性地解决用户某方面的全部需求,是企业扩大经营规模方式的优先选项,可一旦当生态图谱足够细分,那进一步的竞争就变成“时间竞争”。

  放在传统制造业同样,老板们花几万块钱进一台设备使其自动化生产,然后迭代一批工人,机器生产单位性产品,毋庸置疑是取胜最佳策略,也能让边际成本降低。

  从市场拿走大量优秀人才然后把组织变成平台,最后把平台变成协同化,砍掉边缘化人才,使得新进人才基于已有商业模式创新,飞轮不断增长。

  也就是,平台似乎以合理的方式,将机器节省出来的人类时间消耗掉,让大家变成协同的模式。

  换个角度思考,人是生产力,为什么有的人工作6-7年反而会被淘汰,年轻人更为容易得到新机会,因为你不属于技术工种。

  这就好比软件非常卡,Windows98能够尝试升级为Windows2000,操作系统优化虽能让组织更快,但用新的芯片(人才)更能带动整体效率,光从软件层面下手没有办法解决根本问题。

  可以说,企业的价值势能是提高生产率,这样才可以把同质化产品甩得更远,才有机会在个性化层面满足用户。

  而一个人的价值势能,是会随着组织的变化而被逐渐稀释掉,也许你入职时属于开荒人员,当发展到后期,一个萝卜一个坑的执行人员反而更能提高组织生产力。

  由此你会发现,行业越来越内卷本身在于增量价值不多,这时公司若是不能在存量下找到增量机会,那大概率会从人力下手,

  毕竟人是价值势能的关键,你的入职不能持续给品牌增益,干嘛聘请你,对不对?

  反之,如果是技术类型公司找到增量价值,也会在人力层面下手,因为“用新技术迭代生产力”,才能创造更新的价值势能。

  所以,淘汰的根本是人在时间的价值链上发生了巨大变化,一种原因是能力因素,另一方面是时代不需要了。

  这里不得不延伸一个重要概念,即产业经济学中提出的“行业生命周期”(Industry Life Cycle)。

  该模型众所周知分为四个阶段,也就是:1)初创期,2)成长期,3)成熟期,4)衰退期

  第一阶段,老板目的是让公司活下来,一般会聚焦核心优势,并验证商业模式的可行性,这时要求的人才一般属于“高精尖”。

  你想想看市场之间的竞争那么强烈,你凭什么能去创业公司?只有两种可能,①在大公司待过有创业的理想,②能力一般想锻炼自己,这时你能拿到差不多40%左右的溢价。

  第二阶段,公司常常要技术人才和管理复合型人才,以及在专业领域具备一定成就的人。

  这时你入职时的要求就和初创期不同,比如在行业有3-4年经验,对该领域垂直岗位技能能够熟练掌握等,你可以拿到30%左右市场溢价。

  第三个阶段,公司一般为保持稳固优势的壁垒,会在流程、组织、业务三端上发力。

  通常会加强内部审查机制和聘请有能力的专家,这时对人才的要求可能一般会在6-7年工作经验左右,你可能拿到20%左右溢价。

  衰退期意味着行业下滑,有人留守,有人尝试迁移新机会,仅仅剩下10%的人才。

  所以你看,企业的人才和增值空间并非一成不变,市场导入期和竞争期完全不同,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进入行业时所学的技能,认知也是不同。

  一份社群运营工作,开荒期你在大多数情况下要全盘负责,从如何做新增长,到留存、复购活动等均需要参与。

  如果你第三阶段进入企业,那对应岗位要求会更精细化到人物画像、数据分析、新老客消费习惯分析等各环节。

  每个行业周期受到资本、风口、政策等各方面影响,共享自行车从进入到衰退共计6年时间,社交电商5年,同等背后对人的要求也要适应变化。

  你掌握的技能,所提炼的经验在当时的确非常受用,然而衰退后换到另一个行业可能就无法直接使用。

  但是,如何将“工作价值”所累积的成果不断延长来以保证穿越行业周期,或换行业同样受用,就成为重要考虑因素之一。

  詹姆斯·卡斯在《有限与无限的游戏》中提到,世界有两种游戏类型,即“有限游戏”和“无限游戏”,前者以取胜为目的,后者以延续为目的。

  有限在于“你从毕业开始那一刻就要一直积累能量为公司能够带来增量”,别人才能用你,你获取价值。

  无限在于“当退出一个企业后,掌握的技能要足够让自己延续下去”,加入新的战场。

  因为与人、企业交换的筹码变少,人生上半场一直在奔波没有储备能量,下半场打桩机里的气慢慢用尽,怎么能弹的更高,对不对。所以,那我们该怎么样应对此类问题呢?

  意思是,做一件事过程中可会得到意外惊喜;换言之,即便有目标你也不可能100%达到那个标准。

  就像很多人经常被面试官询问,为什么在上家公司只做3个月?你很有可能会说,“我也不想,公司经营状态不佳才离职”;认真分析你会发现,安迪–比尔就是一个非期然结果的案例。

  生产芯片的硬件公司本以为一路提升,就能得到更好发展;但是没有想到硬件提升,反而带动生态中别的玩家也得到提高,并且两者呈现相互“抵消状态”。

  你本以为好好干就能升职加薪,没想到最后却因为技术加速迭代,效率变高,把自己工作干没了。

  即,你做一件事会对他人产生成本和收益的变化,对他人的行为产生激励,再反作用给你;在IT行业对于制作硬件的公司而言,效果越来越明显,因为它让利润慢慢的变薄,直到企业关门。

  互联网公司也同样,不信你想想,为什么很多大厂高P最后把时间放在没完没了开会上,企业效率提不上就会加速内卷。因此,你的能力增长要快得过年龄增长。

  《万物简史》当中有一句话叫“只有一种方法与物竞天择对抗,那就是不断进化。

  话虽如此,但年龄越大人的精力越不足,怎么样才可以让能力与年龄相匹配呢?有三个重要关键词:1)作品意识,2)可迁移技能,3)适用性

  你做运营7年,不能把经验提炼出来可视化,别人就无法知道你有多厉害,唯一能够证明的就是完整项目制的“作品”。

  如同明星,随便提起某人你都能想到他演过什么,这就是作品的力量,如果你40岁拥有一大堆作品流,恐怕大可不用担心基础工作问题。

  也就是说,作品意识指我们有意识地运用掌握的技能和知识等,产出高质量的内容,以此来证明我们努力的成果。

  表面看可迁移的技能有“沟通、写作、管理”等,深层次具体表现在“你是否有从一份工作转移到另一份工作的能力”。

  如同,你在电商公司做Python,明天换到B2B行业是否运用Python做其他一样,适用性同等道理,西红柿能和鸡蛋组合成菜品,它和韭菜同样也可以。

  不知道你有未曾发现,“人类协作系统越来越复杂”,以前联系客户只需要打电话,上门拜访就可以,现在在公司还要学着用各种软件为客户打标签,做分类,根据喜好分发对方感兴趣的内容。

  以前按照计划协助大概率能完成目标,现在计划根本赶不上变化;计划慢慢的变成为个人、团队劣势,甚至严重占用太多时间成本。

  当中一大因素在,非期然结果造成“规划的必要性”越来越低,你根本不知道明天会发生啥,那么,我们行动的重要性在心目中就要大于“计划性”。

  硅谷著名企业家埃里克·莱斯在《精益创业》(Lean Startup) 书中提出“小步快跑,快速迭代”的法则慢慢的变成了互联网界的共识。

  产品拥有基础功能就赶紧上线,让用户在使用的过程中不断反馈,然后再根据真实的情况修改迭代,所以好产品本身并不是事先规划的结果。

  同理,不论创业还是个人做事,资源竞争你不可能瞬间占领高位,唯一能做的就是,持续行动,没有终点,只要有精力做就尽量做,过程中才能发生没办法预测的非期然后果。

  当然不能;头部公司依然会在系统、软件层面持续押注,同时争取更多资源和机会给国内芯片开路,这也是在时间价值链上利用品牌原本的势能做市场。

  我们经常说“要是升职加薪就好了、要是怎么样就好了”,其实“就好了”代表终点意识,潜意识告诉自己行动就到那里,不再付出。

  你到40岁不付出就可以躺赢一生吗?并不能。当你真正到某种状态时会有新的麻烦和代价等着你,这些都是非期然后果的效应,根本没办法掌控。

  回到开场主题,我们不妨再用安迪比尔定律看职业生涯,尽管硬件设备(体质、精力)会跟着时间不断下滑,但软能力依然能持续提升。

  不断为下一次“套娃”力量加码,这样才可以在新环境、新变化下灵活应对,使得自己反弹力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