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散步学:一周城市生活

发表时间: 2024-02-06 03:56:54 作者: 试剂盒

  中秋国庆双节到来,出游者众。citywalk在今年的走红,让慢慢的变多人也意识到,漫步也是一种了解陌生城市甚至是重新认识附近的重要方式。不止是建筑街道,身边的动植物、耳中听到的声音,脚下踩过的路面和窨井盖,这些往往会被忽视的细部都可以引导我们深入街区,去发现历史和当下。近日,一档名为“日常散步学”的展览在上海市虹口区百空间永兴仓库1F电梯中举行,本期回顾我们邀请到展览策划团队的黄沛来聊聊散步的方法。

  对乘地铁的人,城市是时速80km。它构建了一个巨大的地下王国,帮他们以最快速、最经济的方式抵达城市的另一端。

  对开汽车的人,城市是时速40km。它由高架、马路、加油站、停车场组成,提醒他们要时刻关注路况堵不堵、燃油够不够、停车位满了吗这些问题。

  对踩单车的人,城市是时速10km。它是一块需要时刻争夺地盘的战场,逼他们要跟汽车或行人争夺仅剩的一米宽度,要警惕突然间冲出来的小电车。

  过快的生活和工作节奏麻痹了我们的知觉。为了唤醒大脑就需要更强烈的视听,如此循环逐步的提升了我们的知觉阈值,也带来了更多紧张和疲惫。

  只有喜欢走路的人,才能看见那座“看不见的城市”。你才能遇到从花圃里探出头的野猫,才能看清楚老建筑石头上的花纹,才能知道离家最近的菜场在哪里,才能听清在水上飞过的阵阵鸟鸣。

  领悟到这一点,我、曾韦豪和郑宝宝联合策划了日常建筑学·创新插件的第④期展览,联合城事进化,以“日常散步学”为主题,透过不同经历和职业的人,以“第一视角”,在上海百空间永兴仓库的“远东第一梯”里,带大家进行一场城市和人生漫游。

  几年前,我开始散步,因为散步收获了新的本领和灵感,比如学会了怎么用手机来拍建筑,今年还做了一档播客栏目“城市可颂”,来分享我在大街小巷散步时的见闻和思考。曾韦豪,是一位建筑师,把城市漫游作为一种爱好——他认为重点是“漫”,要设计的不是路线,而是观察的方式,这样才可以看到“看不见的风景”。郑宝宝是一位数字产业的从业者,在她看来,我们在物理空间的见闻,影响着我们在虚拟空间的创造力。

  当然,网络上关于citywalk(城市漫游)的讨论很多,我们并不是因为追热点去做展览,但这是一个很好的契机——人们渴望跟城市和朋友有更多互动。如果观众因为展览而学习到新的散步玩法,展览就有价值。

  这期展览从2023年9月16日到10月15日,在约30平米的电梯空间里,划分出散步练习、眼力练习和听力练习这三部分,来调动起观众的身体和大脑。对我来说,散步是一种本能,但只有不断练习,这种本能才会成为一种本领。

  展览现场,位于百空间永兴仓库的“远东第一电梯”之内。电梯有百年历史,仍旧能运行

  展览现场,布置出一块可停留、可阅读的区域,期待来的人可以慢下来,好好地了解何为散步

  散步练习,作为第一部分,如同一趟“散步的热身运动”。利用好奇心俱乐部和卡片机杼联合出品的一套散步卡片,以游戏化的方式,来指引观众如何看见世界、看见他者、看见自己。卡片的前两块激发观众的观察,第三块激发讨论和思考。

  好奇心俱乐部的发起人大憨曾在深圳华强北、梅林、华侨城、罗湖老街、蛇口、红树湾这些片区发起散步活动。她与大家以日常的生活半径为起点,重新去看深圳的街道、小巷、广场、菜场,重新去看街上的行人、骑自行车的人、等公交车的人,看身边的人是如何生活的,重新打开对真实世界的知觉。

  眼力练习,作为第二部分,则是把重点落在了对于“城市不同切面的细致观察”。参展人因为职业和经历的差异,观察的重点也不同,比如考察不同时代的建筑风貌,比如记录街角空间形形的人,比如关注招牌、路牌、窨井盖等更加细致的元素。这些都组成了我们日常生活的城市。

  城市行走达人格里董透过老建筑和老物件,来标注出平凡人的生活史,带大家梦回“大上海”;建筑出版人宋磊和跨界创作者吴雪颖,通过旅行和摄影,来现场品读欧洲城市里的建筑史;建筑师侯之,常年穿梭在大街小巷,从几年前发起了“上海街角计划”,近年来将自己的感受转译成了“美好的公共设计”。

  “上海街角计划”的照片。左图:淮海中路余庆路,右图:武康路湖南路。图源:/p>

  城市设计师朱雁南认为,似乎散步、游戏、像素艺术之间隐隐约约有一条线索串联,因此绘制出一座“像素城市”;艺术家金泽的《赛氪游魔都》用像素的手法表达出猫咪、人、城市自如美好的关系,透过猫咪的情绪与轨迹,来讲述美好的日常……

  而听力练习,作为第三部分,则讲述了一个更加隐秘的“日常声场”,需要静下心来听一听。我作为策展人截取了8段不同地点、不同时节的城市录音,通过声音来构建一个立体的上海,以期待发现不寻常的惊喜感。Tezo耳机品牌通过播客媒介,为观众推荐了一条深圳的日常散步路线:南头古城-香山中街-华侨城创意文化园。

  展览的立意并不止于“练习”本身,而是要通过练习来产生新的灵感、新的创作,从而形成个体和城市的循环——我们既是城市资源的消费者,也是生产者。当人们从一个观众,变成一个主动的参与者时,城市才会产生更多新鲜的能量。

  格里董,是非常资深的上海城市漫游者。2022年初,我和郑宝宝,和他做了一期关于城市行走的播客,了解到行走中他还积累了很多老物件收藏,比如消失的门牌、记者拍摄的城市照片、几十年前的日历等等。近年来,格里董不仅在行走中为大家推荐上海城市历史,也将行走中记录下的一系列窨井盖,设计成了美观实用的文创产品,完成了一次次老物件的活化和转译。

  侯之是我的朋友、前同事,还是摄影搭子。大概8年前,我们就会去拍摄一系列上海沿街的咖啡店,并且编入“剧情”,讲述我们想象中的文艺城市。再后来,他开办了自己的建筑工作室,除了从事建筑规划设计,还把设计投向了街角空间,完成了一系列的城市家具设计,比如参与了新华好椅项目,结合“珍珠”意向设计了珠溪圆椅等公共设施。

  左图:展览现场,珠溪圆椅的手绘草图和模型,摄影黄沛;右图:珠溪圆椅的实景图,摄影侯之

  那么,非专业人士怎么样才可以深入地了解一座城市?行走、记录和阅读,是任何一个人都能做到到的方式。

  因此,我们还联合北京刺鱼书店,为大家提供了一个“日常散步书单”,在展览现场和书店同步呈现。在北京刺鱼书店以及上海永兴仓库,都能“阅游城市”。

  “散步学”学什么:其一是“开眼”,要“穷尽”一片空间里可遇上的一切;其二是觉察眼前的空间,享受看到变化的趣味;其三是在遇上各种事物时,脑里有持续涌出来的想象和知识,不只是“看到它们”。城市研究者在本书中推介了几条非典型的香港散步路径,带我们边漫步边研习散步方法论。

  疫情三年,黄宇轩将香港作为方法,将城市散步学深化为研究城市文化的方法论,对街道、楼宇、安保等做研究,窥见制度、物质与人文精神之变迁,以及更深层面的城市底色。

  上海的岸线,从经济岸线转为景观岸线;从工厂、仓库、码头、单位、小区垄断的封闭岸线,再到今天政府主导对全民开放的岸线贯通;这既反映规划设计思想、城市理念演变带来的空间形态变化,也是生产关系变革下的社会空间演变。本书以苏州河工业遗产作为空间研究对象,提出共享的岸线作为水岸更新的目标与愿景。滨水工业遗产应当成为共享的城市景观,具备历时性、渗透性、分时性、多元性和日常性。共享对滨水工业遗产的更新和城市遗产的活化利用提供新的视角和方法。

  本书以“香港:天桥城市”为主题,从建筑师和城市设计师的角度,先宏观阐述香港城市空间的现况,和香港逐步成为天桥城市之过程;再走进各个社区观察天桥网的规划和设计上的优劣、行人使用习惯、与社区的关係等;然后,参考外地天桥案例,分享值得学习的地方;最后提出会否有天桥以外的替代方案的疑问,讨论以改善街道行人环境的世界趋势。

  日本城市里沉淀着一个又一个和人的生命意义和记忆有关的场所。特别是一些有着西方建筑形式和日本空间内涵的建筑。在剥离了表层的现代性之后,本书对历史、地理和人居生活解读的重要性值得思考,以本书为代表的上世纪80年代出版的一系列关于东京城市空间的著述,在日本大众传媒界掀起了所谓的“东京论”热潮。这股潮流直到今天仍然没有衰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