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场选择伪狂犬疫苗时要关注哪些重点?

发表时间: 2024-02-11 07:03:52 作者: 试剂盒

  猪伪狂犬病是由疱疹病毒科中的伪狂犬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该病毒对多种宿主都具有感染性,其中对猪的危害性最大,猪作为该病毒的天然宿主,同时又充当着病毒贮存者和传播者的角色。目前,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净化了伪狂犬病,但是,该病在众多国家仍是制约养猪业发展的主要的因素。尤其是年以来,在中国发现了变异的伪狂犬毒株,该变异毒株不仅在基因上改变很大,而且病毒的致病力也有特别大程度的增强,给中国养猪业带来非常大的打击。妊娠母猪感染伪狂犬病毒后,会引起流产、产死胎和弱仔的情况,仔猪的神经症状显而易见,同时会伴随着腹泻、尖叫等症状,最终机体脏器衰竭而死亡。对于伪狂犬病的防控,世界公认的策略就是疫苗免疫,然而在选择使用何种疫苗时,很多养猪人并不能十分清楚疫苗中的奥秘,本文针对选择伪狂犬疫苗时要关注哪些重点,进行简单的概述。

  对于一个疫苗而言,毒株是很重要的,它是疫苗发挥免疫原性最根本的体现。猪伪狂犬病是一个历史悠远长久的猪病,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已经净化了猪伪狂犬病,目前我国已经将净化伪狂犬病提上日程,所以在选择疫苗时一定要考虑净化的操作性。借鉴其他几个国家伪狂犬病根除的经验,选择一个能够区分疫苗毒与野毒的疫苗是净化的前提,gE基因缺失是区分疫苗毒与野毒最好的工具,发现野毒感染的种猪及时淘汰是猪伪狂犬病净化的宗旨。在选购伪狂犬疫苗时,最优选择基因是自然缺失的,这种自然缺失的疫苗免疫原性好,最重要的是安全性高,不容易造成毒力返强,复制力也很强。另外基因缺失并不是越多越好,缺失过多会造成免疫原性的降低,并且如果Tk基因缺失会影响到疫苗的滴鼻免疫效果,不能起到提前占位的作用。目前,全球最经典的毒株是bartha毒株,很多国家都凭借着该毒株消灭了猪伪狂犬病,该毒株是通过鸡胚进行传代致弱,然后制成疫苗。目前我国广泛免疫Bartha-K61株疫苗,该疫苗为gI/gE双基因缺失,毒力基因的缺失阻断弱毒株恢复毒力的可能性,来保证了弱毒苗的安全性

  疫苗能够引起机体的免疫应答,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病毒含量的高低,但对于病毒含量而言,并不是越高越好,据相关实验得出多个方面数据显示,抗原含量从低到高提供的保护力曲线是一个抛物线,也就是说,病毒含量到达一定高度后,与免疫效果不再呈正比,如果含量过高反而会带来负面的影响。实验室培养高病毒含量的病毒需要在适应的细胞上长期传代,传代的代次越高,可能会增加病毒的抗原含量,但会使病毒在猪体内的适应性慢慢丧失,进而会导致病毒复制能力变差,最终会降低疫苗的免疫原性。同时,过高的病毒含量会导致猪只免疫抑制,甚至会引起机体发病。对于Bartha-K61毒株来说,只要高于105.0TCID50/头份就能很好的发挥免疫保护作用。在2012年左右,很多省份多发生了由于抗原含量过高导致机体发病死亡的案例。

  疫苗佐剂作为灭活疫苗制作的步骤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成份,不仅是携带抗原的载体,同时也可以辅助抗原能够很好的继发免疫反应,延长保护时间,但是对于活疫苗而言,佐剂的重要性就显得不是那么重要,活疫苗稀释液的缓冲稳定性是疫苗免疫成败的主要的因素,缓冲稳定才可能正真的保证病毒能够在机体内成功复制,产生的抗体维持的时间长,保护更确实。所以,要根据厂家指导要求,选用猪伪狂犬疫苗专用的稀释液。另外,最好还是不要使用含有油佐剂的伪狂犬疫苗,其中的油成分很容易继发圆环病毒病的发生,同时油佐剂在吸收方面也不是很理想,注射部位的红肿时有发生。

  正常来说,健康猪只免疫伪狂犬弱毒疫苗后7天开始产生抗体,大约35天达到高峰。免疫完疫苗后,可以通过检验测试gB及gE抗体值来评估疫苗的保护效果。当gB抗体值高而且离散度小,gE抗体为阴性时,证明猪只免疫后处在良好的免疫状态,机体对疫苗的免疫应答效果好。如果gE抗体出现阳性,证明该猪只正在处于感染状态或者有既往野毒感染史。为了实施伪狂犬病净化工作,对于gE抗体阳性的种猪,考虑淘汰处理。在选择伪狂犬疫苗时,可以针对多个品种疫苗免疫后的抗体监测,筛选出抗体高而且整齐,同时持续时间长的疫苗作为猪场伪狂犬病净化的工具。

  综上所述,在日常养猪生产工作中,疫苗免疫是防控猪病很有效的措施,但是疫苗对猪只的保护程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我们在评价疫苗时,要从整个大局出发,除了疫苗本身的因素外,还应该要考虑猪只的健康情况、工作人员的免疫操作等方面,综合评价疫苗的免疫效果。